;
当然,在刘衍看来,这个传说本身就是一个笑话,或者说是神话更为确切,毕竟以朝鲜棒子的秉性,吹牛从来不打草稿。
\n
而后在中国商朝灭亡后,殷商贵族箕子来到朝鲜,以平壤为都城,是为“箕子朝鲜”。朝鲜人过去十分崇敬箕子,把他作为朝鲜民族的始祖。因此平壤的地位也显得神圣起来,被称为“箕城”。
\n
在中国西汉初年,燕国人卫满逃到朝鲜,并取代箕子朝鲜,称为“卫满朝鲜”。公元前108年,汉武帝派兵灭亡卫满朝鲜,攻占王险城(即平壤),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了四郡,置于汉朝的管辖之下,其中平壤一带即为乐浪郡,是汉四郡的中心。
\n
眼下到了朝鲜王朝时期,平壤仍为当时朝鲜的重要城市,朝鲜王朝在此设立“平壤府”,便是平安道的首府,号称“两西重镇”,时人称赞平壤形胜“负山阻水,控制西北,俯瞰长江(大同江),远临旷野”。
\n
此时的平壤城池分内城、中城、外城、北城四部分,内城有五门,南为朱雀门,东为大同门(有瓮城),东北为七星门,东南为长庆门,西为静海门。
\n
内城之外为中城,南门为正阳门,东门为含毬门,北门为庆昌门,西门为普通门。
\n
中城之外为外城,南为车避门,西为多景门。此外还有承服门、足朴门、大道门、小通门、水德门等。内城北端有北城,南为转锦门,北为玄武门。
\n
经过几天的急行军,刘衍率领三十多万主力军团将士兵临平壤城下,此时驻扎在城内的朝鲜兵力多达十万,主将是副将朴大勇,此人乃是朝鲜大将军朴自荀的族弟,在朝鲜也算是一个能战之将。
\n
眼下朴大勇将所部十万兵马部署完毕,以外城和北城为防御重点,部署了六万五千多兵马,剩下的三万多兵马部署在了内城和中城内。
\n
刘衍率军抵达城外的当日,由于时间已经晚了,便下令大军围城扎营,先切断了平壤城与外界的联系,准备次日再调兵攻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