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汗图鲁拜琥生于大明神宗万历十年,孛儿只斤氏,为成吉思汗之弟合撒儿的十九世孙。其少年时期就以勇武而著名。据藏传佛教格鲁派(即黄教)名僧松巴·益西班觉用藏文写成的名著《青海史》记载,在万历二十二年,年仅十三岁的固始汗即率兵击溃“果噶尔”部一万士兵,因而“威名大震,所向无敌”。
\n
万历三十四年,图鲁拜琥的生母阿海哈敦去世,二十五岁的他倾其家产,广散布施,为母超度,博得部众拥戴。就在这一年,厄鲁特蒙古与喀尔喀蒙古发生了一场战争,给双方人民带来极大灾难。据《续藏史鉴》记载:“战祸最劣(烈),民受荼毒,二部行道几为阻滞。”
\n
在这紧要时刻,图鲁拜琥不畏艰险,大胆地来到喀尔喀,通过巧妙而高超的调解活动,平息了战争,给两部人民带来了和平。代表格鲁派与蒙古诸部联系的东科尔呼图克图与喀尔喀首领们对固始汗的调停活动“极为推重”,赠给他以“大国师”的称号,从此,图鲁拜琥便以“固始汗”为国师之音转,闻名于世。
\n
而且早在崇祯三年秋,固始汗图鲁拜琥还曾派遣使者前往乌法,与俄国地方当局进行了接触,可见图鲁拜琥的眼光之广大,与蒙古各部首领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n
此时图鲁拜琥收到了都督魏汉的回复,顿时陷入了沉思。
\n
“受降?”
\n
投降这两个字开始在图鲁拜琥的脑海中不断回荡着,让这个枭雄很是纠结。
\n
通过这段时间与都督魏汉所部的纠缠激战,已经让原本有些猖狂的图鲁拜琥蒙生退意,大明帝国拥有广袤的疆域、亿万的人口,以及数十万精锐悍勇的大军,面对这样的敌人,自己手中的三十万大军是难以与之抗衡的,甚至还会因此将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基业”全部赔进去,鞑靼土默特部就是前车之鉴!
\n
“就不知道,大明能给出什么样的条件。”
\n
“唉!”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