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此时郑义只是在心中感慨,这罗刹国对大明的认知一定是出现了偏差,或者说是抱着欧人固有的偏见,认为大明是什么落后的国度,至少在军队上是无法与欧人相抗衡的,所以才会如此孤注一掷?
\n
又或者说,罗刹国是感受到了大明的威胁,想要在大明强大到无法阻挡之前,不惜一切代价击垮大明?
\n
郑义一时之间也想不明白罗刹国朝廷的真实意图,或者是想法,摇了摇头,便在一队亲卫的护送下,返回城内的临时都护府。
\n
“还是想一想如何破局吧,等到下一批援兵抵达,总要打破僵局的,总不能跟这些罗刹鬼一直在这里耗下去!”
\n
转眼到了崇祯二十五年十月十日。
\n
大明帝国向朝鲜国、日本国发出的调兵国书已经先后送达,顿时就在朝鲜国和日本国的朝堂上掀起了惊涛骇浪。
\n
不管是朝鲜国还是日本国,在接到调兵国书的时候,都呈现出相似的局面:国中上层官吏都是愁眉苦脸,因为己方不但要出兵为大明打仗,还要承担巨额的军费开支,这就是一次大出血的事情。
\n
而两国的基层将领和士兵则是欢欣鼓舞,因为按照此时大明帝国的国策,朝鲜国和日本国的将士如果立下大功,同时又有归化的意愿,便可以用这些功勋兑换成积分,只要达到一定的分值,就可以换取一定的归化考察年限,在自己归化为大明百姓的路途中更进一步!
\n
所以与上层高官的反应不同,消息传开之后,朝鲜国和日本国内的参战呼声非常热烈,甚至数量众多的百姓都开始到府衙聚集,争先恐后的想要充当民夫,这样的局面让两国的当权者心中苦涩,却又无可奈何。
\n
第八百三十五章 效忠的机会
\n
崇祯二十五年十月二十日,朝鲜国汉城皇宫。
\n
领议政李希君和朝鲜国王李澄正在商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