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也。太后笑曰:不然,正繇柴氏使幼儿主天下耳。
\n
太祖所言,全是道学话,粉饰话。太后却能将太祖建朝之功抹杀,而谓系柴氏主幼不幸所造成。这话及这种见解,正像萧伯纳令拿破仑自述某役之大捷,全系其马偶然寻到摆渡之功,岂非揭穿真相之上乘幽默?
\n
关于幽默之解释,有哲学家亚里斯多得、柏拉图、康德、哈勃斯(hobbes)、柏格森、弗劳特诸人之分析。柏格森所论,不得要领,弗劳特太专门。我所最喜爱的,还是英小说家麦烈蒂斯在剧论中的一篇讨论。他描写俳调之神一段,极难翻译,兹勉强粗略译出如下:
\n
假使你相信文化是基于明理,你就在静观人类之时,窥见在上有一种种灵,耿耿的鉴察一切他有圣贤的头额,嘴唇从容不紧不松的半开着,两个唇边,藏着林神的谐谑。那像弓形的称心享乐的微笑,在古时是林神响亮的狂笑,扑地叫眉毛倒竖起来。那个笑声会再来的,但是这回已属于莞尔微笑一类的,是和缓恰当的,所表示的是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而不是胡卢笑闹。常时的态度,是一种闲逸的观察,好像饱观一场,等着择肥面噬,而心里却不着急。人类之将来,不是他所注意的;他所注意是人类目前之老实与形样之整齐。无论何时人类失了体态,夸张,矫揉,自大,放诞,虚伪,炫饰,纤弱过甚;无论何时他看见人类懵懂自欺,淫侈奢
\n
欲,崇拜偶像,作出荒谬事情,眼光如豆的经营,如痴如狂的计较;无论何时人类言行不符,或倨傲不逊,屈人扬己,或执迷不悟,强词夺理,或夜郎自大猩猩作态,无论是个人或是团体;这在上之神就出温柔的谑意,斜觑他们,跟着是一阵如明珠落玉盘的笑声。这就是徘调之神(thecomicspirit)。
\n
这种的笑声是和缓温柔的,是出于心灵的妙悟。讪笑嘲谑,是自私,而幽默却是同情的,所以幽默与谩骂不同。因为谩骂自身就欠理智的妙悟,对自身就没有反省的能力。幽默的情境是深远超脱,所以不会怒,只会笑,而且幽默是基于明理,基于道理之参透。麦烈蒂斯说得好,能见到这俳调之神,使人有同情共感之乐。谩骂者,其情急,其辞烈,惟恐旁观者之不与同情。幽默家知道世上明理的人自然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