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
“杜家婶子,听说你家媛媛昨天产子回家了呀,正好我家的这只老母鸡不下蛋了,送过来给媛媛这丫头炖个汤,给她补补身体。”
“梨花婶子,大家家里都不容易,老母鸡精贵着呢,来来来,赶紧拿回去,给家里吃个荤腥。”
“哈哈,杜家婶子,不用,不用,托王厂长的福,我们家现在日子好过了,可不缺一口荤腥,
你家媛媛刚生产,身子正虚着呢,
杜家婶子,赶紧拿进去,拿进去给媛媛炖汤喝,
鸡你拿好,杜家婶子,我先走了啊。”
“唉唉唉,梨花婶子,你先别走啊,老母鸡拿走啊。”“杜家妹子,还有我家的老母鸡,来,你拿好,给媛媛丫头炖个汤喝哈,拿好,拿好。”
“还有我的,还有我的,杜家嫂子,还有我的。”
“杜家嫂子,这一只也拿好,这是我家给媛媛丫头补身体,拿好,拿好。”
一时间杜寡妇身上挂满了老母鸡,还好大家送鸡来的时候,都把鸡的脚给绑住了,
要不然王援朝的院子里,此时老母鸡满天飞了。
后面排队的人,见杜寡妇身上实在是拿不下了,于是前排的冲进王援朝院子里,大声说道:
“杜家婶子,我这只老母鸡直接给你放鸡栏里了呀,
你待会自己收拾一下哈。”
结果这一声大吼直接提醒了后面排队的人,于是大家纷纷开始往王援朝的院子里挤,把自己抱着的老母鸡往王援朝家的鸡栏里放。
杜寡妇此时已经毫无阻挡之力了,只能任由村里的老乡们往自己鸡栏里放老母鸡,
嘴里还得不停的道谢,真是毫无办法。
一天时间,王援朝家的鸡栏里多出了200多只老母鸡,
让王援朝的鸡栏放都放不下,只能放一些进鸭栏养着。
杜寡妇就这样接待这村里的老乡们,一天忙到晚才能歇口气,
整个一天王援朝都没有出门,虽然这些都是村里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感激,送到家里的。
但是王援朝也怕被有心人盯上,跑去举报自己。
虽然王援朝不怕,但是癞蛤蟆爬到脚面上——不咬人它恶心人。
所以王援朝为了避免麻烦,一次都没露面,
由自家丈母娘出面,收的还是老乡们送给自己媳妇生子的补品,
这样任谁有想法,也找不到王援朝的错处。
乡里之间人情走动,这是华夏风俗,人又不是生活在中空里,谁还没个三大姑七大姨的亲戚了?
还不允许亲朋之间人情往来了?
而且杜寡妇也理解王援朝心里的顾忌,所以两人心有灵犀的配合的完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