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午三点多。
陆悠将笔记本装进书包,拉上拉链。
回过头,就看见毕杨德头戴耳机安静的坐在电脑前,面前还有一本摊开的教科书。
陆悠思索片刻,起身走到毕杨德旁边,一手搭上他肩膀,问道:“在看什么?”
毕杨德看了眼陆悠,摘下一只耳机,顺带按下暂停键,回道:“国外的数学分析课。”
“数学分析?本科层次的你应该都会了吧,还用看吗?”
“会做题可不等于会。”
毕杨德很有自知之明,
IMO的名头再响,也脱离不开考试的本质。
而只要是考试,在应试教育下,就没有堆题量解决不了的问题。
可堆题量,只能堆出定理应用的熟练度,却堆不出对定理本身的理解。
当然,就绝大部分人而言,定理与工具无异,会用就行。
好比如,用洗衣机洗衣服,按照说明书操作即可,不需要深究它的工作原理。
但毕杨德不同,他是数学专业的,未来的目标是从事纯数领域研究,通俗来讲,就是发明工具的人。
一个发明工具的人,不理解工具的运行方式和工作原理,能行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