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边宁术康刚刚护住天墉帝。
天墉帝的身边又出了问题,
跟了天墉帝十几年,修为已经是三花聚顶境境的贴身太监突然暴起,一掌将天墉帝重伤。
至此,天墉帝一直处于昏睡状态,
许久才醒一次,还只能躺在床榻上。
昏迷之前他还下了两道诏令,
第一道是由太师黄景升、太子董浩文和镇国大将军叶建成一同监国,统管天墉所有事务。
还有一道密令由宁术康亲自送到安王董瑾礼手中。
安王董瑾礼乃是天墉帝一母同胞且,最小的弟弟,两人自小感情十分要好。
董瑾礼自小天资超群,在宗室的倾力培养下,年仅四十四岁,已经是天人合一境大成。
两道诏令,一道托国,一道震人心。
天墉帝的这两道诏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一些人的异动之心,但也同时暴露了他可能确实时日无多的事实。
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燕州、卢州、韩州、云州、潞州便开始有了摩擦。
八州八王各怀鬼胎,蠢蠢欲动。
目前八州八王和薛仁贵都在等一个信号,那就是天墉帝驾崩。
但天墉帝也不知道是靠着什么,
一直吊着没死,
但将死之人,终归是将死之人。
薛仁贵得到了准确消息,
天墉帝将不久于人世。
薛仁贵当即下令:“请辛刺史、毕将军、封将军诸位将军到朔风城议事。”
与此同时,到了并州朔风城的鲁肃也来拜访薛仁贵。
听到鲁肃来了的薛仁贵很是兴奋。
“快请鲁监丞进来。”
毕狮驼和封听烈他们在其他城池,
辛弃疾更远,在并州下方的扬州,
过来朔风城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薛仁贵寒暄道:“鲁监丞不是在督修运河吗,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
鲁肃捋着胡须颔首笑道:
“收到一份陛下的飞隼传书,在这里等待另一位监丞滕子京,与我一同督建运河。”
薛仁贵微微颔首,问了个关键问题。
“原来如此,不知子敬先生的运河修得怎么样了?”
运河代表着军粮运输。
这个问题事关他的平东军能不能全无后顾之忧地攻打天墉王朝。
鲁肃早有预料,缓缓道:
“北周原本的东西运河修得还算不错,只需要扩建联通各大主要城池即可。”
“薛将军届时可以请周将军、太史将军和甘将军三位将军保障后勤运输。”
李承泽给鲁肃的信,自然不会只有说让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