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的关系可不一样。
八大宗门虽然是听雪王朝的侯爷,但并不是依附关系,听雪皇室也不会干涉他们宗门事务,属于是井水不犯河水。
但入了大乾就不一样了,
他们便要遵守大乾律,老老实实做人,不像以前能够想做什么便做什么了。
同样的事情在六阳谷、九宫观上演了一次,三大宗门最后均选择弃侯归顺大乾。
毕竟要舍弃这份基业是很难的。
再加上高宠给的压力太大了。
况且以如今大乾王朝的实力,降了大乾也不算太没有面子。
“你们做了个正确的决定,告诉你们的下属势力,本王同样给他们选择。”
“但一旦选择入了大乾,就要给本王老老实实的,否则本王亲自送他们上路。”
......
天州,翠京城。
霍光、诸葛亮和辛弃疾齐聚于此,
一同带着人重新编纂东十三州的户籍、人口,并且分田承租。
东海王陈兆已经宣布投降,
东海四州已经划入大乾治下,
大乾疆域真正来到了五十九州之地。
东海四州有不少官员还算励精图治,诸葛亮三人商议之下决定保留,以安民心。
至于一州长官刺史,当然是由自已人担任了。
最主要的是,他们至少都有着三花聚顶境的修为,能够镇得住。
霍光、诸葛亮和辛弃疾正在制定未来五年的东十三州发展计划。
主要是辛弃疾的挽留与请求。
霍光、诸葛亮这两大内政人才摆在眼前,辛弃疾如何能错过。
东十三州并非只是辛弃疾自已的问题,
而是大乾治下,
那就是大乾亟待解决的问题,
况且这里民不聊生,诸葛亮和霍光均没有拒绝,欣然接受,并直言当仁不让。
云州无吾城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霍光提议让人在矿场里面买一些碎银,成功吸引到了去挖矿的人。
即便现在不用在那里埋银子了,也有人敢在那里挖矿了,甚至争着抢着干。
因为在大家在那里挖矿后,没有受到所谓的天罚,大家也敢开挖了。
而且目前辛弃疾给的价格比市场价格高,而云吾城很多人本就以挖矿为生,想去挖矿的人络绎不绝。
诸葛亮羽扇指着堪舆图,将东海四州连通其他州郡,缓缓道:
“现在东海四州已在治下,四州可先发展渔业,将海鱼及其制品送往北、西、南三方。”
“因此官道和运河就显得尤为重要。”
辛弃疾眉头紧锁:“一时之间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