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是怎么火起来的,可不就是因为接地气,深入了普通劳动群众,满足了精神需要。
那是怎么接地气的,还真以为是那些高大上咬文嚼字的内容么,劳苦大众爱看什么,喜欢看什么,那就演什么戏剧,老京城人,不要太了解。
《战宛城》,可不一定是曹操战张绣,也可以在戏台上,搬出一张绣床,战特么的张绣婶婶。
(此类*词艳曲,占比37%,落莫可能也是因为这些禁了,以及,黄梅戏其实只突出了一个字儿)
属于老传统了,小杨月楼,那可是沪上滩的名角,人就是靠擦边擦的都没边,火了半边天。
但现在是新国家,明年就改开了,许大茂想做这份行当,李峰也没拦着的必要。
以租代售挑不出问题,但要进簧片,那肯定是大问题,贝贝还搁电影学院呢~!
“你刚出来,国家也刚出来,百废待兴,人民的精神物质需求越来越高,也算是为文化艺术产业做点事情~!”
“只要你不违法乱纪,我可以用厂里的名义,给你开一份介绍信~!”
“诶,诶,您放心,李峰,我许大茂绝对改邪归正,不搞那些,听说现在行内人喜欢香江的武打片,爱情的我都不买~!”
有李峰这么一番分析,许大茂也感觉这事儿稳妥了,要说认识的,官最大的,可不就李峰了,人家能知道上头的风向,他说没啥问题,那就擎等着捡钱了。
“我也不是白帮你开这个条子,录像机我知道,算是高科技产品,让你弄一台回来,是打算让研究所的人,看看外头技术的进步,了解了解世界的前沿技术。”
“去了,你也好好挑挑,别买新的,新的太先进的,咱们不容易学习,最好是旧一些的,前几年的,但功能要正常,最好是小日子产的,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