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东、西、北三门处的壕沟留下两丈(约6.3米)宽的进城道路。路中先挖沟埋入通水陶管,从东南角引入姑溪河水,并建有一坝,设置了水闸,以防洪水。西城濠连通姑溪河。部分河水经过城东、城北、城西,最后又流入姑溪河。
\n
东城墙长约3.5里(1996米),有一门,正门居中偏南,叫行春门。
\n
西城墙长约3里(1711米),有一门,居中偏南,叫澄江门。一条大街把东西两门连通。
\n
北城墙长约2.3里(1312米),有一门,偏西,叫清源门。
\n
南城墙长约2里(1140米),有一门,偏西,叫南津门。意思是:南临渡口之门。
\n
一条垂直大街把南北两门连通。平日,商船云集姑溪河,挑夫频繁进出南津门。由于城东墙略成弧形,中部向东面突出,西墙轴线又偏斜、向东,故南墙比北墙短。护城濠基本沿着城墙走向开挖,也不是方方正正。
\n
城墙四角建有突出的弧形敌楼,可以从侧面有效射杀50米以内攻城的敌兵。
\n
北门和东门外地势开阔,便于大批部队集结及排兵布阵。
\n
当天下午,汤和派出的探子回来报告:攻打采石矶时,当涂城的四门已经关闭,全城戒严,白天也不打开。派人混进城里应外合是不行了。
\n
这已在朱元璋的预料之中。渡江前,朱元璋就派探子到太平州调查了当涂城的情况,确定了攻城方案。他把主攻方向定在北门和东门。这次,他带上了攻打滁州的利器——撞门车。
\n
太平州的官渡距离当涂城北门2.5公里。当天下午,按照计划,总管汤和、
\n
邓愈兵分两路到达城东和城北。两辆撞车分别拖到两门外约80米处,盖着青布。守城的元军不知为何物,莫名其妙。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6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