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和二皇子只怕是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虽然秦思思不知道李兆具体的谋划是什么,但以她对自家王爷的了解,李兆从来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尤其是对待敌人,那更加不会心慈手软。
也正如秦思思所说那般,不管是这笔银子也好,还是战马也好,他是一根毛都不准备留下。
“放心吧,到时候即便是让这二人血本无归,你信不信,他们还会觉得本王爷是个好人。”
秦思思捂着轻笑道:“殿下之谋略,奴家最是佩服,害了别人,还要别人记住您的好。”
李兆接着拍了拍秦思思白皙的手背。
“给张献忠写封信,这家伙去北部关外待了一年了,花了本王爷这么多银子,也该他办点事了。”
当初在澜江水域将张献忠招安到手下,李兆便是没有对这家伙下过任何命令,而是任其在关外不断壮大势力,不管是粮饷还物资,简直比朝廷的正规军还给得充足。
按照年前张献忠的来信,说是已经扩充到十万人的兵马,让李兆酌情再增加一些军费。
对此李兆也是颇为意外,暗道这张献忠确实有当反贼的天赋,带着五百人去关外,一年时间就变成十万人,这招兵买马的效率确实超出了李兆的预期。
从张献忠的信中来看,这家伙招兵是来者不拒,不管你是哪国的人,不管你是兵还是匪,就算你是西域来的洋人,那皆是全部收到麾下。
虽然这样一来难免会有良莠不齐的问题,但关外本来就很适合练兵,只需要时间积累,这些人便是可以成为精锐的战斗力。
至于张献忠的忠心,李兆其实也并非完全放心,不过李兆早就已经将张献忠老家的父母接到了南方,完全在李兆的监控之下。
同时也在张献忠身边安插了一枚暗桩,只要张献忠出现什么问题,那顾廷芳便会奔袭千里将他斩杀。
......
次日,一封来自河南道的八百里加急奏报被送入内阁。
原本内阁的官员和主事们都以为是关于灾情的奏报,却是没想到竟是一份喜报...
文渊阁里,苏文璋拿着这份奏报,不停的在屋子里来回踱步,脸上的惊异之情也是变成了浓浓的喜悦。
“天佑大唐啊,天佑大唐啊,没想到这房玄龄修筑的堤坝居然当真能抵御住洪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居正亦是点头道:“毕竟是五十年难遇的洪灾,没想到居然只造成了轻微的损失。”
“这奏报中说了,房玄龄提早便带人疏通了下流河道,如此一来即便洪灾到了徐州地区,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