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朝内阁大臣被登门讨债的事情传遍临安城,不过这一次却没有人站出来指责李兆。</p>
就连朝堂上那些自诩清高的清流官员也是暗表不发,一方面是因为苏文璋有意替李兆控制朝堂舆论,另一方这些清流官员确实找不到借口发难,毕竟这赌约是陈嵩自己认下的。</p>
这时候跑去替陈嵩求情,那说不准武阳王就会带着人上门问罪,自然皆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p>
李兆前脚刚刚把陈嵩的府邸搬空,后脚高忠贤就带着东厂的番子上门。</p>
二话不说便是罗列出陈嵩的十八般罪状,其中甚至还有一条,陈嵩一夜之间霸占七位良家阿婆...就陈嵩那虚弱的体格,一夜七个阿婆?</p>
而陈嵩不管是面对李兆还是面对东厂,都没有表现出任何反抗,整个人就像是丢了魂一般。</p>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东厂此番行径就是栽赃陷害,但更多的人却是明白,东厂是受了陛下的旨意办事,罪名都是其次的,陛下这是彻底放弃了陈嵩。</p>
陈嵩的弘义阁大学士被罢免,随后便是被拿入诏狱,而陈嵩的家眷则是被赶出临安城,至于这些家眷是否能平安的回到老家,那就不得而知了。</p>
不管是朝堂上下还是民间,都看清楚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位位极人臣的内阁大学士,自今日起再无翻身不可能。</p>
大唐咸元三十八年,弘义阁大学士陈嵩于诏狱之中,突发恶疾而死...</p>
据一位不知名的狱卒说,陈嵩在饮一杯酒后,便是对着窗外的月光的嗤笑。</p>
之后便是七窍流血倒地身亡...事后被几名狱卒拖到城外的乱葬岗,包了一层草席便埋起来...</p>
而李兆在抄完陈嵩的家底之后,第二日便是将其中的半数银两上缴国库,剩下的一半则是投入善堂赈济流民。</p>
这一番操作,也是让那些原本对于李兆颇为不满的官员,更加找不到借口弹劾李兆。</p>
在李兆看来,这一百多万两的银子对他来说算不上什么,这笔钱还不如拿来堵住朝堂这些人的悠悠之口。</p>
明着就是告诉这些人,我李某人不是贪图陈嵩的钱财,纯粹是为了出一口气...</p>
很快这件事情便是被平息下来,尤其是对于民间的百姓来说,不管换谁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