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严格说起来,和我没多大关系吧?发文章本来就是同期竞争。”
“我这个课题,这些数据又不是来路不正。”
黄国擎分析道:“不是说数据不对,而是准备太过于仓促了,毕竟你的随访数据,只是几个月的。并不能见远期预后。”
“马俊院士的课题,可是非常完整地记载了随访数年的结果。”
“二十多年的磨剑,就被你不到一年的临床课题给覆盖了,总是心里有些不舒服的。”
“再则,马俊院士的团队,都与编辑部沟通大小修了多次,突然反馈个这样的结果,是个人都会觉得不舒服的……”
文章投稿给编辑部后,如果编辑部觉得质量可以,但是有一些漏洞,会让你返修。
而且还分成了大小修等多种层次。
一般,业内默认的规矩就是,小修都有很大机会,大修后的机会看情况。
方子业闻言,内心一动,问道:“裘老师,也就是说CAA真的愿意收临床试验这种类型的文章了?”
CAA是国外的期刊。
只是期刊与国际无关,它只是学术成果的载体,目前而言,在这方面还没有特别凌乱。
它只是一个客观的载体,一定程度代表着一种程度的学术水平。
方子业目前的邮箱里,没有编辑部的回复,方子业以为编辑部才开始审稿,没想到从裘正华这里得到了偏门的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