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内人心都归属太子,那把朕置于何地?”
莫名被迁怒的寇准平顺宽和的心态,他没有急于自证,也没有辩驳,而是拱手拜倒祝贺宋太宗,说圣上后继有人,这是国家的福气啊。
所以为什么要读历史呢?
这些千古留名的人精,他们的言行应对,简直令人有醍醐灌顶、顿开茅塞之感悟啊!
宋太宗半信半疑,于是又将此事讲给各位皇后和嫔妃听,结果她们无一例外纷纷表示祝贺。
宋太宗这才转怒为喜,大摆宴席请寇准喝酒,一直喝得酩酊大醉为止。
公元997年,宋太宗驾崩。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1022年3月)继位。
据说赵恒虽为太子,得位却殊为不易。宦官王继恩打算复制唐朝经验,来一个宦官定军权。他联合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诰胡旦等人争取到了李皇后的支持,打算拥立被废为庶人的赵德崇为帝。
幸好宰相吕端敏锐地察觉到不对。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他在大事上果然分外明察。
他一面派遣亲信催促赵恒尽快进宫,一边派人将王继恩软禁起来,自己则火速入宫,以先帝之命说服李皇后同意赵恒继位为帝。赵恒初登基时,垂帘接见朝臣。吕端见状站在殿下不拜,敦请左右卷起帘子,确认无误后这才率群臣跪拜,三呼万岁。
宋真宗以太祖、太宗留下的祖宗之法为治国圭臬,逐渐奠定了宋王朝恪守祖制的基本原则。但在奉行祖法的基础上,宋真宗在制度、文化上也颇多创新。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定天下路和崇道重儒。
中晚唐时期节度使权力过大,造成了地方割据、尾大不掉的隐患,也是唐朝覆灭的直接原因。宋太祖时期,逐步取消了节度使的行政权力,以文官任地方知州,并设转运司负责军队的后勤补给,转运使所辖区域称为路。赵恒即位之时,把全国分为十八个路,使其正式确立为一级行政单位。
唐末五代以来,儒释道三教逐渐合一。而宋真宗对此持开明态度,崇道、重儒而不抑佛。
宋朝初年,统治者多喜好道教。相传,宋太祖自称上天霹雳大仙转世,而宋太宗自称上天赤脚大仙转世,他们均与道教大师陈抟交好,并有许多神奇故事传世。宋真宗在位时,对《老子》《庄子》《列子》等道家经典进行了校勘与雕印发行,这是道教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命人整理出道教重要典籍《大宋天宫宝藏》。
而且,他加封道家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皇帝”,同时将玉皇大帝列为国家奉祀对象。玉皇大帝的名号很长,叫作“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