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史称咸平之治。
尽管北宋的疆域、人口和资源都比不上唐朝,但宋朝的经济之繁荣,财政之富足,大大超过唐朝。
据统计,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宋朝的年收入是唐朝鼎盛的七倍,即使遇到天灾,年收入仍有唐太宗时期的三倍之多。公元1021年,宋真宗逝世前一年,宋朝的财政收入达到惊人的1.5亿。国家经济总量占世界的八成左右,堪称富甲天下。与经济发展相匹配,当时的年度铸钱量高达五百万贯。
国势强盛、富庶繁荣的大宋,再现唐汉盛世的万国来朝。
当时来到宋朝交流的国家数量和外国人数都已超过唐朝。从欧洲、非洲、西域、阿拉伯和朝鲜、日本等国远道而来的驻华使臣、武士、僧侣、教徒、商贾和留学生等各色人种随处可见,使宋都汴京成为当时全球最繁华最着名的国际化大都市。他们和汉人一样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入朝为官。
而宋朝官员和商人也随商船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他们的足迹遍布印度洋,直抵非洲的索马里。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口的增长,公元1003年,北宋人口接近六百九十万户。其中,汴京的常住人口达到一百五十万人。从张择端的传世画作《清明上河图》中,我们依稀可见当年汴京盛况。
咸平之治,在军事、 政治和经济上开创了新局面,使宋朝成为中国经济规模最大的朝代,中国封建王朝生活水准最高的朝代。但因宋初以黄老之学治国,强调清静无为,因循持重,力求循祖宗成法而不思更革,使社会风气日益颓废。而宋真宗后期痴迷道教,致力于东封西祀而劳民伤财。
公元1006年2月,寇准刚刚被罢相,王钦若就建议宋真宗封禅,并称他已说服新任宰相王旦。
宋真宗于是召来王旦,赐予他一樽酒带回家。王旦回家打开酒樽,发现里面装满了稀世明珠。皇帝悄悄行贿,作臣子的只好对封禅一事三缄其口。两年后,宋真宗改元大中祥符,带着天书先后封祀天帝于泰山,祭祀地神于社首山(今泰安西南)。他又先后拜祭了孔子和老子,并大修道观。
天书封祀和修建道观花钱如流水,其中仅是封禅泰山就耗费铜钱八百余万贯,而玉清昭应宫的三座塑像用去黄金一万两、白银五千两。国库再多存款,也经不起这样的花销。到宋真宗晚年,“内之蓄藏,稍已空尽”,本已充盈的内藏库被花了个七七八八。
更糟糕的是,朝中隐然形成了两个派别。一派以大起大落的寇准为首,另一派则以刘皇后、丁谓为首。
刘皇后具有很高的政治才能,宋仁宗年幼登基之时,她临朝称制,一度打算仿效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