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出版社绝对是食物链最顶端的存在。
因为他们掌握着话语权!
此刻,公司大厦最高层,总裁办公室内。
麦克米伦出版公司的总裁亚历山大,手里正拿着一本没有封面的书籍。
在他对面,坐着的正是《自然》的总编格里高利。
对方的脸上还带着一丝潮红,显然非常激动。
亚历山大掂了掂手里的书,凭借重量,他估计这本书大概在50万字。
他有点不确定地问道:
“格里高利博士,你确定这是你的导师,布鲁斯教授的作品?”
今年才40岁的亚历山大,几年前从父亲手里接过公司,正是大展宏图的时机。
他锐意改革,勇于进取,想要让公司创造更大的辉煌。
所以,他非常看好像格里高利这样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大力扶持。
《自然》改革期间,曾经历过利润下滑的阶段。
是亚历山大在董事会上为格里高利发声,力挺他的改革计划。
事实证明,他的眼光是对的,格里高利的改革大获成功。
所以,亚历山大就更喜欢格里高利了。
但是《自然》毕竟是专业学术期刊,利润再大,其营收总额,还是没法和通俗读物相比。
所以,亚历山大还要布局更多的领域,尤其是通俗文学,比如小说等。
一本火爆的小说,甚至可以让一个濒临倒闭的出版社起死回生,一跃成为知名公司。
而现在,他手里就有这样一本小说,当然这是格里高利说的。
亚历山大本人还是有点不信,心里嘀咕道:
“人家写小说,都是先连载看读者喜不喜欢,然后根据读者口味调整剧情。”
“等到连载完了,再刊印出版,集中发售。”
“布鲁斯教授倒好,先写完本,然后直接发表。”
“他是对自己的内容有多自信啊。”
“小说不是学术论文啊,动辄几十万字,怎么可能没有瑕疵。”
他只是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当然不会说出来。
格里高利沉浸在激动中,没有听出亚历山大话语中的质疑,他兴奋地说道:
“没错,布鲁斯教授为了这部作品,已经写了快5年了。”
“这是一部反战题材的科幻小说。”
“我可以对上帝发誓,这绝对是我这辈子读过的最好看的科幻小说。”
“我甚至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它的惊艳。”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超越了时代的作品。”
“亚历山大先生,请您务必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