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那些惊才绝艳的想法,超越了人类的想象力极限。”
“这是我读过的有史以来最好的科幻小说。”
“尤其是其中的纳米材料太空电梯,最让我着迷。”
“我们这些研究技术工程的,和学术型的物理学家不同。”
“他们喜欢基础理论,而我们是要把理论变成工程,变成力量。”
“布鲁斯曾经私下里和我说过一句话。”
“他说:在地球上做生意搞发明有什么意思,要做就去月球上,去火星上。”
“他早晚有一天要殖民月球和火星。”
“我真想看到那一天的来临啊。”
爱迪生看着神色激动的特斯拉,心中早已震撼无比。
“原来布鲁斯已经把眼光瞄向太空了。”
“我连做他对手的资格都没有。”
两人最后又说了些话后,爱迪生便起身告辞了。
“祝福你,特斯拉。”
“谢谢。”
-----------------
李奇维的小说终于爆发出了它应有的恐怖影响力。
即便现在是战争时刻,小说的销售依然火爆的一塌糊涂。
上到贵族富商,下到农民工人。
不管是科学家文学家,还是普通人。
只要是识字的,都会买上一本《虫子》阅读。
这种超越了时代百年的新奇体验,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它的诱惑。
就好比把手机拿给只能看京剧的人用一样。
并且不同的人群感受到的美也是不同的。
物理学家从中看到了物理未来的曙光,比如强力、降维等。
工程师从中看到了星际工程的浩瀚,比如纳米材料制造成的太空电梯。
幻想家们则看到了那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想象力,宛如上帝在亲自讲故事。
好的作品可以感染无数人,不论他们的国籍背景。
而《虫子》就是这样的作品。
它里面没有任何迂腐的说教理论,有的只是纯粹的科学幻想。
而现在正好又是战争时期,一大批反战人士,竭尽全力地推广《虫子》。
不少文学大佬,甚至专门写文章分析这篇小说。
从各个角度剖析,解释为何这本小说是反战的。
不知不觉,无数普通人被专家意见裹挟,认为确实是那种意思。
人类都是虫子了,天天内斗还有啥意思。
万一哪天外星人打来了,不能同仇敌忾,恐怕就会被外星人各个击破。
于是乎,越来越多的抗议游行出现了。
《虫子》终于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