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不可耐的情况下,他决定亲自翻译。
周豫才翻译了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地心旅行记》,并还在1903年出版了。
那时的他虽然只是籍籍无名的留学生,却为国内的科幻事业开荒拓土。
很快,他又接连翻译了好几部经典科幻作品。
甚至他自己也写了一个小短篇,介绍了居里夫人发现的镭。
今天上午,周豫才闲来无事,便准备三刷《虫子》。
他对自己的工作不是很开心。
当初要不是周子余极力邀请,他是不可能来这里任职的。
而且,在这里,以他的性格,受到了打压,前途无望。
周豫才已经决定,再过一段时间就准备辞职了。
如今国内的风起云涌,文学领域也面临变革。
自诩文人的周豫才自然不会错过这个精彩的大世。
这场变革的核心,就是对文学文字的改革。
号召所有人摒弃文言文写作,改用白话文。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在华夏普及文化知识。
文言文晦涩难懂,可以作为学问研究,但完全不适合日常写作交流。
想到这里,周豫才又一次被《虫子》所折服。
“李奇维果然是天纵奇才。”
“他竟然也用白话文写作。”
“虽然文笔差了点,但是读起来流畅丝滑,属于一流水准了。”
尽管周豫才心高气傲,谁都看不起,经常贬低其他人的文章。
但是面对李奇维的小说,他却挑不出什么毛病。
这篇小说绝对是他目前看过的最好看的小说。
无论从任何方面评价,都是碾压其它小说的存在。
“我华夏果然是人杰地灵。”
“竟然能出了李奇维这样的人物。”
“科学一道碾压所有西方国家,哪怕是写小说,都能冠绝天下。”
忽然,周豫才又叹道:
“哎,可惜,要是他写的是针砭时弊的文章,那一定会更出彩。”
这时,办公室又进来一个人,笑着说道:
“我们的周大才子又在忧国忧民了啊。”
“说说,你今天想写文章骂谁。”
“哈哈哈。”
来人名叫许寿裳,今年才32岁,就已经是教育部的某司司长了。
而且据说马上还要高升。
和周豫才一对比,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不过他和周豫才的私交非常好,两人早在南京教育部任职时就已经是好友了。
搬到北平后,又继续做同事。
因此,二人之间并没有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