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好苗子,确实有一些,但是距离真正的天才,还是差一点。”
“不过,我想他们应该都会成为帝国科学事业的中坚者。”
“再伟大的领袖,也需要一批追随者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长冈半太郎点点头。
他也只是随口一问。
物理天才何其难得。
华夏四万万人口,也才出了一个李奇维而已。
能发现一个仁科芳雄,已经很难得了。
他不敢奢求更多。
这时,石原纯继续说道:“老师,您知道印度的泰戈尔带队访问科学之城的事情吗?”
长冈道:“我知道。”
“怎么了?”
石原纯道:“听说李教授对于泰戈尔带去的两个人赞不绝口。”
“一个叫玻色,一个叫拉曼。”
长冈半笑着说道:“印度那个国家不足为虑。”
“一个连独立主权都没有的国家,你以为他们的科学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甚至他开玩笑地说道:“要是亚洲能举办一场科学类比赛,谁强谁弱就一目了然了。”
石原纯笑道:“这倒是是个好主意。”
长冈又说道:“我已经写信给李奇维教授了,准备过段时间去科学之城拜访他,并且邀请他来樱花国讲学。”
“如今欧洲爆发战争,正是我们亚洲科学崛起的好机会。”
“连美国那么强大的工业国,都被称为科学的盐碱地。”
“可见基础科学实力,和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我们樱花国完全有追赶上甚至超越的机会。”
就在二人交谈时,忽然,仁科芳雄走了进来,他的手里还拿着两份报纸。
仁科芳雄略带激动地说道:
“长冈教授,石原教授,你们快看这个消息!”
二人纳闷,仁科很少会有这样的神态。
于是,他们接过报纸,想要看看有什么大新闻。
很快,二人同时发出一阵惊呼。
报纸上赫然写的是第一届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公告。
石原纯惊讶无比,没想到老师竟然一语成谶了。
就在刚刚,他们还谈论到比赛的事情呢。
这也太巧了。
石原纯连忙展开报纸,仔细地浏览比赛的具体事项:
第一届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将于1916年7月份举行,地点在婆罗洲科学之城。
此后,每隔两年举行一届。
这是一项面向全球所有国家的赛事。
参赛队伍以国家为单位,展开物理学的竞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