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很多关于李教授的事迹。
那些鼻子翘上天的美国佬们,谈到李教授时,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崇拜。
这是绝对实力的碾压!
每当这个时候,竺可桢都觉得非常自豪。
因为李奇维教授和他是同文同种的华夏人!
李可往,竺亦可往。
竺可桢已经把李奇维当成了唯一的偶像。
他要在学术上,做到世界最顶级。
“我今天是第一次见到李教授。”
“现在已经开始迫不及待了。”
“他到底有怎样的魅力。”
杨杏佛似是回忆感慨道:“可桢,只有真正见到李教授,你才能感受到他的伟大之处。”
“我们从新闻报纸上看到的都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他的学识广博如海,他的思想深邃如渊。”
“上次婆罗洲仅仅是聆听他几分钟的教诲,就让我受益匪浅。”
竺可桢听完后更加期待了。
他知道杨杏佛是个眼光非常高的人,一般的教授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不过,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时,周仁接着说道:
“杏佛,你可真是不够意思,去拜访李教授竟然都没有告诉我。”
今年23岁的周仁和杨杏佛是康奈尔大学的同学,关系很好。
他于今年硕士毕业,专业是机械冶金。
刚回国的他,还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目前是在《申报》担任工程师。
就是为报纸中的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把关。
杨杏佛轻轻推了他一把,笑骂道:“去你的吧。”
“当初我让你加入《科学》杂志社,你死活不同意,还嘲讽我。”
“说:你们要是能办成,我就从这楼上跳下去。”
“现在呢。”
周仁笑道:“哎呀,真香!”
周围人哈哈大笑。
忽然,周仁又对着一个看起来很沉默的小个子说道:
“老胡,别装深沉了,李教授马上就来了,你难道一点不激动吗?”
今年24岁的胡明复已经是哈佛大学的数学博士了。
他也是留学圈子里公认的大神。
毕竟数学就是比其他学科高一等。
单纯论学习强度,数学无人能及。
胡明复毕业回国后,甚至婉拒了首都大学的邀请。
他立志要将哥哥主持的上海大同大学,办成一所高水平的学府。
他现在担任大同大学数学系的教学工作。
胡明复对待上课非常认真负责,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复杂深奥的概念。
他为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