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一个极端的情况。”
“有一天三恒星文明降临地球,随手抹去了整个西方世界。”
“那么剩下的国家还能继续发展科学吗?”
“我想是很难的。”
“因为这种科学的思想,还没有被我们完全接受和消化。”
李奇维拿《虫子》举例子,很容易就让所有人理解了。
他继续说道:
“到了20世纪,则是科学的第四个阶段,我称之为突破期。”
“虽然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但是相对论和量子论,毫无疑问,是科学领域的突破。”
“这种突破是思想上的,它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再是以前一成不变的那种情况。”
“虽然相对论和量子论才刚刚诞生,但是我有信心,这两个理论会支配未来百年。”
“从这个阶段开始,科学彻底和普通人有了隔阂。”
“一个普通人,或许能够通过科普了解牛顿力学,若是他再聪明点,也许能感悟电磁学。”
“但是,他绝对不可能仅仅通过科普,就能深入地理解相对论和量子论。”
“这一点,你们一点要认识到。”
“科学社到底要科普哪些内容,科普到什么程度,都是需要仔细考量的。”
“对于不同的人群,比如大学生和普通工人,科普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这些都是需要科学社认真细致规划的内容。”
“所以,你们千万可不能小瞧自己的工作啊。”
“不是随便找几篇外国文献翻译过来,就叫科普的。”
“你首先要有自己的理解,并且把它揉碎了,讲解给其他人。”
“如果你讲不出来,说明你自己也不懂,那又如何科普呢?”
哗!
李奇维的言论让众人心惊。
因为说中了他们的内心。
大家没想到一个科普工作竟然还有这么多门道。
尤其是像周仁这样的活跃分子,立马就正襟危坐,警告自己以后要认真对待这份事业。
华夏科学社的社员,绝大部分都是有自己本职的工作。
参加科学社,是一份义务劳动,目前是没有工资拿的,全靠梦想支撑。
所以,李奇维需要让众人明白,科普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干好的。
如果真的想让华夏科学复兴,那任何一件事都需要认真。
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天天糊弄,那还不如今早离开,反而耽误双方的时间。
任鸿隽连忙在纸上记录下这个点。
他作为副社长,需要全面考虑社团的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