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看来,他和父亲的成果最多排在第三梯队。
远远无法和相对论、量子论相比。
因此,小布拉格放平心态。
他要把精力全部花在物理研究上。
只有真实不虚的成果,才是回应质疑最好的武器。
第二个话题人物,则是罗曼·罗兰。
战争期间,这位大文豪发表了多篇文章,抨击战争。
甚至言辞激烈,得罪了自己的同胞。
很多法国人都对罗曼·罗兰非常厌恶,骂他是国家的叛徒。
然而现在,对方竟然获得文学诺奖了。
这瞬间就很尴尬了。
现在哪个国家不把本国的诺奖得主当宝贝供着。
这是巨大的声望和影响力。
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就是这样的大佬,在之前,却被本国人破口大骂,甚至连家都不敢回了。
一时间,众人想到了当初的居里夫人事件。
诺奖果然是舆论大杀器。
什么事情碰上它,气势就弱了三分。
而且,从中也可以看出瑞典对待诺奖的严肃性。
他们给罗曼·罗兰的获奖评价是纯文学性的,完全不提对方在战争上发表的观点。
这才是真正的就事论事。
也体现出诺奖的专业性、权威性。
至于第三个话题人物,那就肯定是李奇维了。
这一次的和平奖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欧洲爆发战争以后,李奇维接二连三地为呼吁和平做出努力。
他先是说动德国政府,释放爱丁顿一行人。
接着,发表《告全世界科学家书》,成为首个发声的科学家。
用他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让人们清醒地看待战争。
再然后,更是发表惊世之作《虫子》。
在威尔斯等人的推动下,《虫子》成为宣传反战思想的代表作,火爆全球。
最后,李奇维豪捐《虫子》所有的版权收益。
当初预估的是5万英镑,然而如今,经过统计,已经快接近10万英镑了。
如此种种善举,让欧洲所有人打心底认为,布鲁斯教授获得和平奖实至名归。
瑞士日内瓦,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大会上。
现任会长古斯塔夫慷慨激昂地说道:
“布鲁斯·李教授获得今年的和平奖,是对于世界和平事业的一次伟大的激励。”
“他不是政治家,不是和平组织的创始人或者成员,也不是法学家、律师等。”
“但他依然毫无保留地为和平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