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家的实力,那是非常认可的。
试想,要是欧洲队中出现玻尔这样的超级大神,那华夏队就危险了。
李奇维听完后,拍了拍吴有训的肩膀,笑着说道:
“不要担心,难是针对所有人都难。”
“刚刚颜教授给我分享了你们的做题情况,我认为完全有资格与欧洲那些强队一较高下。”
“奥赛题目和真正的物理研究不同。”
“它看重的不是积累,而是创新。”
“所以,你们和西方的学生们,是完全站在同一起跑线的。”
“只要你们认真地跟着颜教授学习,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
“就算失败了,也没关系嘛。”
“谁规定我李奇维就不能错一回啊,是不是?”
颜任光、吴有训等人都跟着笑了。
李奇维的话让众人感觉更轻松了。
接下来,他又分别观看了五人平时的做题记录。
不得不说,这五人确实是何育杰精挑细选出来的学霸。
至少在解题能力这一块,完全没有问题,碾压大多数普通学生。
在后世,很多人对于学霸的看法就是书呆子。
尤其是高中学霸,认为他们只是会做题的机器,换个领域肯定就不行了。
其实,学习能力才是最强大的能力,哪怕高考项目换成打游戏,最顶级的还是那批学霸。
李奇维前世也算是一个学霸,所以他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那些经常考第一名的人,真的不是机器,而是头脑聪明。
至于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系,那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本次的物理奥赛,看重的主要还是学习能力。
所以,李奇维才敢那么笃定,华夏一定能取得前三名。
因为李奇维在推行教育制度改革的时候,加入了题海战术这种元素。
华夏学校的各种考试,要远远多于欧美的大学。
虽然有点揠苗助长,但李奇维也顾不得那么多。
现在的华夏就是抢时间,先把基础底子打好。
至于创新能力,暂时还不是很紧急。
建立健全工业体系,和创新的关系不是很大。
等到华夏的科学基础足够深厚了,那时候才需要考虑创新。
现在,有李奇维带领着黄埔理工负责创新就行了。
他们也是华夏人!
“不错,没想到你们进步的这么快。”
李奇维看完五人的训练后,心中对于自己的预言更放心了。
以现在五人的实力,取得第一名确实有点难度。
但是前三名问题应该不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