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激起了所有学生的胜负心。”
“咱们英国的几个小伙子们最近很辛苦,每晚只睡四五个小时。”
“其它时间,全都用来研究题目了。”
汤姆逊说道:“第一届比赛的意义,总是最大的。”
“所有人都想把握这次机会。”
“要是在我年轻的时候,有这种比赛,我估计比现在还要疯狂。”
威尔逊笑着说道:“我猜布鲁斯就是想弥补这种遗憾。”
这一次,威尔逊能获得带队机会,他是非常开心的。
他终于又能见到李奇维了。
此外,还能参观一下科学之城的风采。
“就是不知道现在建成什么样了啊。”
威尔逊憧憬着。
德国。
本次竞赛,德国代表团的团长是爱因斯坦。
最近爱因斯坦的生活很不好。
由于他的反战倾向很明显,受到了德国政府的重点关注。
这使得他很难集中精力,专心自己的研究。
物理奥赛让爱因斯坦看到了喘息的机会。
他向德国科学院主动请缨,毛遂自荐,愿意带领德国学生参加比赛。
普朗克知道爱因斯坦和李奇维的关系很好,于是便支持他当团长。
爱因斯坦便承担起了指导学生的工作。
并且德国还成立了专门的指导团,其中有劳厄等大佬成员。
指导团专门负责对学生的解答工作。
普朗克甚至在大会上,提出了“保二争一”的目标。
可见德国对此次比赛的看重。
集训室内,爱因斯坦和劳厄正在小声聊天。
二人的前方,四位德国学生,正在奋笔疾书。
他们做的就是指导团出的题目。
风格和李奇维的例题一样。
从这就可以看出,科学强国和弱国的差异了。
有的国家甚至连参赛学生都找不齐。
而如德国这样的大国,竟然还组建了豪华的指导团。
“保二争一”果然不是吹的。
爱因斯坦难得地露出笑容:
“没想到这件事还真被布鲁斯给办成了。”
“他的影响力简直超出了我的想象。”
“竟然连国王都支持他。”
劳厄感慨道:“可能是因为布鲁斯教授始终都没有私心吧。”
“他在回到亚洲后,做的每一件事,在我看来,都是很不可思议的。”
“一个人怎么会对科学有那么纯粹的热爱。”
爱因斯坦忽然说道:“不对,这次比赛,我觉得布鲁斯就很有私心。”
“哦?”劳厄不解。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