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学。
引得无数学生羡慕。
他的父亲吴起辅,早年在汉口帮人做生意,后来又回到了家乡县城。
如今在高安县内开了一家店铺,卖点针头线脑,以维持生计。
而吴母则是一位典型的华夏传统女性,慈祥又严厉。
她的言传身教对吴有训的一生影响极大。
夫妻二人因为儿子考上黄埔理工,在周围邻居街坊中也算是小有名气。
经常有家长拎着孩子,路过吴家店铺,教育道:
“你看看人家吴有训,再看看你。”
“整天就知道调皮捣蛋,没出息的东西。”
这时,吴父吴母只能苦笑。
周围的人已经问了无数遍,他家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二人每次都是同样的回答:
“都是孩子自学的,我们哪里懂学习呦。”
这谁能信。
但是皇天在上,他们一点也没有撒谎。
聪明的学生可以培养,但是天才都是自学的。
这一天,夫妻俩正在店里忙活。
虽然现在国内很乱,但是江西地处偏远,历来都是兵家不争之地。
所以,这里反而没有其他省份的那种紧张感。
店铺的日子也还过得去,至少不用担心随时因为意外而倒闭。
吴母思念道:“哎,也不知道正之在学校怎么样了。”
“婆罗洲那里,深山老林的,他能不能吃好睡好啊。”
“当初要是就在省内读大学该多好,我们还能去看看。”
吴父毕竟是走南闯北过的人,不是一般见识。
“你个老婆子就瞎操心,你懂什么。”
“孩子那么大了,难道要一辈子窝在县城里吗?”
“黄埔理工大学,那可是李教授创立的大学。”
“你以为想进就进,想走就走啊。”
“我以前的老东家,求爷爷告奶奶,用了不知道多少手段,都不能把孩子安排进去。”
“别说是他了,就是再大的官,也没门。”
“那里的毕业生,回到国内,全都是被抢着要。”
听到老伴夸孩子,吴母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这一生,最自豪的就是她的儿子。
虽然他们家暂时过的很清苦,但是在亲戚眼里,一直都备受尊重。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吴有训将来发达,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吴父谈到孩子,也停下手中的活计。
他又笑着说道:“你别担心了。”
“正之,他不是在进行那什么赛的考试吗?”
吴母补充道:“奥赛。”
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