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有训这样的天才。”
“我们的教育终于开花结果了。”
“华夏这片土壤,也能长出现代科学教育的果实。”
“......”
无数人喜极而泣。
而吴有训的家庭情况很快也流传出来。
顿时引起众人震惊。
出生在贫穷的小山村,父母都是没有读过书的普通人。
从小就依靠自己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中学。
然后又考上了黄埔理工大学,从此改变了命运。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帮助,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学习天赋。
可以说,吴有训的成长轨迹,让无数普通人共情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在吴有训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验证。
他虽然没有开疆扩土,拜将封侯,但是他的成就更让人佩服。
因为他证明了华夏在科学和教育领域的潜力。
在华夏经受了如此多的屈辱和失败后,第一次堂堂正正地打败了所有国家。
让世界听到了华夏本土的声音。
华夏科学社为本次奥赛做了专题报道。
详细解读了本次比赛的题目难度,以及各国选手的实力高低。
甚至还有吴有训的第一手采访资料。
华夏科学社联络部部长周仁,亲自采访了吴有训。
“吴有训同学,首先恭喜你为国争光,取得了如此耀眼的成绩。”
“谢谢大家的支持。”
“我有一个疑问,同时恐怕也是所有人的疑问,希望吴同学能为我解答。”
“您请说。”
“众所周知,物理奥赛理论题的最后一题,震惊了全世界所有的学生。”
“它的难度实在太大了。”
“来自25个国家的80名选手,只有吴同学你一个人答出来了。”
“所以外界给你起了一个超级天才的外号。”
“吴同学,你能告诉我们,当时你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的吗?”
“你觉得你能解出这道题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吴有训笑了笑。
“首先我要感谢我们华夏队的团长,颜任光教授。”
“在广东大学集训的一年多时间,是我成长最快,收获最多的一段经历。”
“颜教授深厚的物理学知识折服了我,对我的帮助无比巨大。”
“在此之前,我对于奥赛这样的题目是非常陌生的。”
“接着,我还要感谢团队中的另外四个好友。”
“我们每天都在一起相互讨论、相互学习,才能提升的这么快。”
“这些都是我能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