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教授您好,感谢您能给我这样一个交谈的机会。”
李奇维笑道:“兰彻,我知道你,听说这次比赛你很出名啊。”
兰彻尴尬地挠了挠头,显然自己的光辉事迹已经人尽皆知了。
“您说的我不好意思了。”
“教授,我这次来,很想问您一个问题。”
李奇维道:“你问吧。”
兰彻立刻正襟危坐,说出了他早都想好的问题。
“布鲁斯教授,您是物理学界乃至科学界当世最伟大的人物。”
“您这样的存在,在国内开启现代化的教育改革,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吴就是在这种培养体系下被挖掘出的天才。”
“但是,恕我冒昧,吴代表的只是学习能力的极致巅峰,而不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体现。”
“为什么您建立的大学也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而不是更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
“这一点,甚至西方的世界名校,剑桥哈佛柏林大学皆是如此。”
“好像大家都在追求分数的提高,却没有在意科学的真正意义。”
李奇维听完兰彻的问题后,没有明显的表情波动。
他的眼神深邃无比,如宇宙星空般,让兰彻陷入其中。
兰彻表示自己很慌。
他虽然在学校怼天怼地,但是见到李奇维就老实了。
双方实力差距过大。
这个问题明显带有质疑的意味,很容易惹人不喜。
十几秒之后,沉默被打破,李奇维开口了。
“兰彻同学,你能思考到这种深度,说明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同时,你还对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对此,我很欣慰。”
“但是,我个人并不认同你的观点。”
“我认为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相互糅杂,难以区分的。”
“以我认识的人举例。”
“爱因斯坦、劳厄、玻尔、钱五师等人,他们在本科阶段受到的都是你口中的应试教育。”
“学习已有的知识,然后通过考试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能力强的人,就会取得高分。”
“而他们几人,都是成绩最好的那批。”
“结果很显然,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也是最顶尖的。”
“另外,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牛顿的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在这本书中,牛顿利用他极其扎实的数学和物理知识,推导出了他最著名的理论。”
“我相信,一个连应试教育都不过关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