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导师的实验确实有重大突破了。”
胡刚复笑道:“老饶,你不是于教授的学生嘛,难道还不清楚?”
饶敏泰哭丧着脸,愁道:“哎,别提了。”
“于教授对我完全就是放养状态,给了课题后,我就经常找不到他人了。”
“我都怀疑,我要是不主动找他,他估计都快忘记还有我这个学生了。”
“教授最近在研究什么,我还真不清楚。”
“只知道是和原子光谱相关。”
饶敏泰虽然嘴上诉苦,但是心中却丝毫没有怨言。
因为他每次找到导师后,都收获满满。
于教授对自己倾囊而授,每一次的指导都对学术能力有巨大提升。
这就是导师的风格。
一谈到这个话题,四兄弟顿时感同身受。
胡刚复吐槽道:“钱教授最喜欢说:刚复,别想那么多,你先去算一下。”
四人你一言我一语,在角落里小声地编排着导师们。
很快,他们又聊回到今天的会议上。
李书华说道:“最近樱花国小村信司的采访,你们应该都知道吧。”
“现在不少报纸都在说,我们华夏不可能有本土的原创研究。”
“我看这次于教授应该能狠狠地打那些人的脸了。”
几人听到这个话题,全都严肃起来。
孙国封不忿道:“哼,原子研究所可是我们看着建立起来的。”
“这里的任何仪器和设备,都是教授们自己组装和制造的。”
“至于那些从国外买的仪器,那都是科研的标准设备,每个研究所都一样。”
“于教授的成果,完全就是在所内完成的。”
“因为欧洲的战争,他甚至都没有和西方的教授们学术交流过。”
饶敏泰信心十足,笑道:“放心吧,那些推波助澜之人都是小丑而已。”
“于教授会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可笑。”
很快,会议开始,四人便停止交流,专心听讲。
前方,于隐意气风发,脸上带着微笑。
“校长,还有各位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汇报的课题是关于塞曼效应的。”
“众所周知,玻尔-李模型是量子论的核心。”
“而三大量子数则又是玻尔-李模型的核心。”
于隐的开场白,让在场学生们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以往他们在本科阶段,学习的传统物理学,出现的全都是外国人的名字。
牛顿力学、库伦定律、安培定律等等。
似乎华夏人的名字就不可能出现在物理书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