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种深深的哀伤和失望。
他似乎在用这一鞠躬表达着自己对这位首席专家的最后敬意,同时也是对命运的无奈屈服。
专家很无奈,他只对走在最后的于立军和他舍友说:“这位年轻人长期营养不良,熬夜、拼命,吃的东西又很少,所以才........身体透支的太严重了.........”
第二天,南晓雷就离开了首都,回了开阳县隔壁的安城市。
临走,只给于立军留下来寥寥几个字:“兄弟,谢了,我还有课,不得不回去,勿念!”
再听到他的消息,就是有位同学打电话,告诉于立军,南晓雷离世了,是死在了安城市一高,高三年级的讲台上。
那时候,距离1987年的高考,就剩下几天了。
.........
上辈子,于立军对南晓雷毕业后的情况,了解的并不多。
也是今天才得知,他考上的是临近的安城师专。
师范专科是三年,于立军上的首大本科是四年。
那时候,也就是说,南晓雷一毕业就参加了工作,而且还是带的工作量最大的高三毕业班,担任的还是班主任。
太拼了!
那时候,通知消息的同学,给于立军说的,安城市一高对外的宣传,这位老师爱岗敬业,为了高三毕业班,是生生在工作岗位上累死的,为此还给了家属一笔不菲的抚恤金。
只有于立军知道,南晓雷之所以没有上报病情,肯定有舍不得学生们的那一面,但更多的原因,可能还是为了这笔抚恤金。
他家里太穷了!
他从医院出来后,哭着对于立军说,家里不算他,还有姊妹兄弟7个。
他最大。
要承担的太多太多!
他在开阳就近上师专,就是因为师专每个月的学生补贴,比其他专科院校高两块钱。
再一就是,他的老家在开阳县的最西面,距离安城市很近很近,每个寒暑假,他步行大半天,也就走回老家了。
能省下来点路费,给正在家里饿得哭泣的弟弟妹妹们,多整两口吃的。
这孩子,日子过得太难了!
于立军闭上了眼睛,心中满是对南晓雷上辈子的惋惜和不舍。
他为了南晓雷,提出来了组建班级同学会的动议,想要互帮互助,倾尽全力挽救他,哪怕是让悲剧晚发生几年。
好歹等他家里的弟弟妹妹都长大成人了。
再一个,也让南晓雷结个婚,哪怕生个孩子,再离婚呢!
也算是人生少一个遗憾。
他还决定,开学前要去南晓雷的老家看看,寻找那些被埋藏的记忆,还有可以帮助他的契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