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是不错,但这地是祖宗留下来的,我就怕租出去地荒了,收不回来。再说了,村里人都靠这点地养老,哪敢冒险!”
林晓华试图解释:“李大爷,地是您的,合同里会写明所有条款,租金每季度按时发放,收益公开透明,您不用担心。”
“话是这么说,但这年头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再说,真要赔了,地不肥了,咱们哭都来不及。”
这番话让林晓华有些无奈,但他依然没有放弃。
接下来的几天,林晓华走访了十几户村民,情况却并不乐观:
•
王婶:“我的地就种点菜自家吃,没多大产量,租了也赚不了几个钱。”
•
张老汉:“集中管理?能种得比我自己种的好?我不信。”
•
刘哥:“我家在外打工,地荒着就荒着吧,不麻烦。”
林晓华渐渐意识到,村民的不愿意不仅是经济上的考虑,还有深厚的情感牵绊,以及对新事物的天然抵触。
晚上,林晓华回到自己的宿舍,整个人躺在椅子上,疲惫写在脸上。他的笔记本里满是计划、图表和预测,但这些在现实中似乎一点用都没有。
“集中流转这么好的事,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难道是我的方法不对?”他自言自语着,陷入深思。
这时,苏小婉打来电话:“晓华,今天的沟通怎么样?村民们什么态度?”
林晓华叹了口气:“大部分人不愿意,说到底,还是对集约化农业不了解。苏总,我是不是太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