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原料大部分依赖本地,可一旦订单量激增,单靠本地供应可能就跟不上了。”
大家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供应链问题确实是个挑战。”李成林插话道,“我可以联系一些外地种植基地,看看能否建立合作。但这样成本可能会上升。”
“先别急着拓展,我们还有一个解决办法。”苏小婉露出一丝微笑,“我们镇附近不是有几个荒废的山头吗?可以考虑和镇政府合作,开辟酸野种植基地,不仅能解决供应问题,还能带动乡村经济。”
这个提议立刻引起了热烈讨论。经过一致表决,大家决定将这一计划尽快推进。
然而,当苏小婉把计划汇报给镇政府并得到初步认可后,却在五一村遇到了强烈反对。
“我们祖祖辈辈种的就是水稻和玉米,搞什么酸野种植,万一赔了怎么办?”村里一位年长的村民大声抗议。
“对啊,酸野这种东西能值几个钱?还不如踏踏实实种粮食。”另一个村民附和。
甚至有人直接嘲讽:“苏小婉啊,厂子搞得再大,也别拿我们村当实验田,出事了谁负责?”
面对这些质疑,苏小婉心中有些委屈,但还是耐心解释:“酸野种植的利润比普通粮食高几倍,而且我们厂会签长期合同,保证收购价格。不仅不会赔,还能让大家赚更多的钱。”
尽管她把政策讲得透透的,很多村民依然心存疑虑,尤其是村里的“老顽固”刘大庆,更是公开表示反对:“我不同意,这事儿你别想成!”
眼看事情陷入僵局,苏小婉意识到,想要说服全村人,就必须先树立榜样。于是,她决定在村里找几户愿意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