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泗科酸野厂一片繁忙时,外资企业“莱茵食品”却悄悄推出了一款与泗科酸野厂几乎一模一样的产品。它们不仅复制了包装风格,甚至在广告词上都刻意模仿泗科酸野的特色,让人很难分辨。
更令人气愤的是,莱茵食品还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在主要电商平台上大量投放广告,甚至用极低的价格抢占市场。
“他们这是公然山寨!”苏小婉看到莱茵食品的广告后,脸色铁青,“低价策略配上模仿的包装,消费者怎么分辨得清?”
李成林皱眉道:“他们这是想用价格战拖垮我们。莱茵食品资金雄厚,他们耗得起,但我们不行。”
“那就不要让他们得逞。”苏小婉的语气坚定,“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不能掉进对方的陷阱。与其跟他们打价格战,不如另辟蹊径。”
经过一番思考,苏小婉决定走情感营销的路线,用泗科酸野的故事吸引消费者,强化品牌认知。
她亲自召集团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们要把五一村的传统工艺、家乡味道,以及背后的人文故事通过视频和文字展示出来,让消费者知道,泗科酸野不是简单的商品,而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团队对这个思路非常认同,很快开始策划拍摄一系列短片。其中一条视频记录了村里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如何用传统工艺制作酸野,从选材、腌制到发酵,每一步都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老一辈的智慧。
短片上线后,迅速引发热议:“原来酸野的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瞬间觉得吃得更有意义了!”
与此同时,苏小婉还决定对泗科酸野厂的产品线进行重新调整。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