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阎应元没想到皇帝一上来就这么直接问他武举落第的问题,苦笑了一下:
\n
“臣才疏智钝,箭法勉强过得去,只是所做策论,不中考官大人的意。”
\n
“哦!”朱由简听了这回答,眸中光芒一闪。
\n
他知道所谓武举,其实也是文官主持的。
\n
尤其是第三场策论,无论出题还是阅卷都是文官在做。
\n
武举乡试是巡按御史负责,会试则是翰林、给事中等负责。
\n
真正精通军事的文官,毕竟是少数。
\n
如果碰上阅卷的文官糊涂,即便阎应元的策论切中要害,也可能落榜。
\n
“你那场的策论是什么题目?”朱由简皱眉问道。
\n
“原话臣也不记得了。大意是问,自辽东变乱以来,我朝武将面对建奴军队,往往败死或溃逃。何以堂堂天朝大将却反不如区区奴夷头目?试论述为将者当如何奋发振作,增进己能,方能效命沙场,不负朝廷重托。”阎应元语气沉稳地叙述道。
\n
朱由简点点头,这个策论倒是紧扣时事。只是问题的侧重点有失偏颇,要根本解决问题,也不是武将自身能做到的。
\n
“那你是怎么答的?”
\n
“臣的回答,可能是有些离题了。”阎应元苦笑了一下,他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
\n
“臣当时写道,我朝武将不济用,弊病之源不在武将本身,而在文兴武废,文流武滞。
\n
“若要济用,必须对科举彻底变革,以武举替代文举。”
\n
“以武举代替文举?”朱由简眼睛一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