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和李爱卿编修科举用的数学课业之书,便可如此。”
\n
创制数学符号,数学书面表达之事商议定后。
\n
徐光启、李之藻、王徵告退。
\n
朱由检又传唤薄珏、宋应星到文华殿。
\n
薄珏、宋应星、张溥、夏允彝、陈子龙、董应举六人两个月前都已经到了京城。
\n
朱由检也已经先后会见过这六人。
\n
如今薄珏是翰林院格理分院学士,兼工部左侍郎,宋应星是翰林院格理分院学士,兼格致部右侍郎。陈子龙是翰林院国策分院学士,夏允彝是翰林院经史院学士。
\n
张溥则被朱由检派去出使常驻琉球国了,朱由检打算让他在琉球呆个二十年,未经许可,不得返回中土。不过允许他在那里著书立说。
\n
薄珏、宋应星进殿行过礼之后。
\n
薄珏献上他最新制造的一架崭新的望远镜。
\n
朱由检接过来,放在眼前看。
\n
比之那日邓玉函给他看的望远镜更为精良,放大倍数也更大上许多。
\n
这个望远镜两端都是凸透镜,应该算是开普勒式望远镜,比邓玉函给自己看的伽利略望远镜更先进。
\n
不过这是薄珏自己独立琢磨研制出来的。
\n
按时间算,此时在西方其实还没有制作出这种类型望远镜。
\n
朱由检对薄珏制作的望远镜连声赞叹。
\n
随即问道:“这远镜的玻璃可是京城工匠制作的。”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