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啊!”
“现在所有扬州过来的货好像都需要用华夏币来交易,是不是又是交子那些害人不浅的纸币?”
“纸币是不假,但华夏币信誉好,可以通存通兑,我相信,只要国公爷一天不倒,华夏币就坚挺一天!”
吃瓜群众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有说有笑,打打闹闹,似乎整个建康就是他们的家,又似乎和他们没多少关系。
毕竟老百姓关心的是能不能吃饱饭,还没什么闲心操心吃的具体是什么。
随着打土豪分田地的顺利进行,留下来的地主寥寥无几,前一刻还在看热闹的商贾们,这一刻就收到了陈亮的邀请函。
“栖霞山山庄一聚,共商建康商业新秩序。————陈亮”
这是一封来自地狱的审判书,但谁敢不去?
腊八节这一日,栖霞山热闹异常,商贾们带着贺礼和性命前来赴约,每一个人的脸上带着虚假的表情,举手投足间充满了虚伪和不自然。
晏会厅中,座无虚席,会场布置着鲜花和彩稠,还有专业的茶师在一侧奉茶。
陈亮从正门走了进来,大声说道:“各位老少爷们们,大家好!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的名字叫陈亮,是国公爷手下的一名小吏,今天是和大家见个面,认识一下。
特意挑选今天,是有着特殊的意义,腊八节都要喝腊八粥,关于腊八粥的说法很多:
有说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为了纪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
有说是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
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还有说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
但我今天要说的不是这些,今天请大家过来喝粥是为庆祝国公爷在北方收复西京路、中京路、东京路和北京路南部的上京临潢府。
我们汉人一些地方有腊祭的习俗,腊祭的对象,则是祖先以及五位家神,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
我们对先祖的尊重才使得我们华夏这个民族延续千年而不灭。
而今天的粥是按北京腊八粥最高规格做出来的。
喝了这碗粥,大家以后就是国公爷的人,按国公爷的规矩办,跟着国公爷走。
不喝这碗粥,现在就可以离开建康,我绝不为难,不出建康咱们就还是朋友。不过下次再碰到,咱们可就是敌人了。”
在座各位老爷们浑身一哆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