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场上堆积如山的过时军用品散乱而耀眼,足有百种各式各样的旧物令人瞠目。唯缺炸药武器,但中华共和国建国后的几十年中,几乎各类军备制品,此地都能觅到痕迹。
这些经年节约留存的库存物资,经岁月积累,早已蔚为壮观,令军队高官头痛万分。直接销毁实属情感理智皆不情愿的糟践。为了摆脱它们,售价几乎跌至白菜价,因为连他们内心都清楚,这般老旧的物什大概乏人问津。
十块钱一件军用棉袄,五块钱的八一式迷彩,不锈钢的茶壶杯子一律只需一块钱,就连军人的储备罐头也只售五毛,要多少有多少。不过这些看上去依旧完好,只是历经百年时光,只怕是贫民窟的穷困人也不肯买这些食物吃。
胶底解放鞋,是牛旭看好的,预料原始世界会有市场,这些鞋子是以箱计价。十块大洋一箱,毫不含糊,开箱便是足足五十双,整齐划一,低价到了令人发指。那一刻,牛旭仿佛闯入了巨大小店,随即疯狂采购,但不到三千,老板牛就只好停下步伐。
原因很简单,这点钱已经填满了他那个随身空间的储藏量。也是这些被淘汰的战争物资无法脱手的根本原因。无论通过何种地下高铁送抵何处,运输费总是高于货品本身价值的几倍。
满怀失落,牛旭结清了中尉的款项。可能是难得遇到这般大方的冤大头,这位中尉第一次出手清空了大批物资,变得热情洋溢。他还亲自调度了后勤卡车,免费帮牛旭运载大半货车的物资抵达高铁站的仓储区域。
牛旭租了个临时仓储,亲自从卡车上卸货,待司机离开后,一念间,面前所有物资全数消失于他的空间。接着他便找了个还算清洁的小旅馆入住。除夜里拒接了些电话外,平安度过一夜。
次日晨,吃过早点的牛旭来到义乌市闻名遐迩的批发市集。置身于此,牛旭对巨大规模的市场和摩肩接踵的众人震撼不已。他知道义乌小商品颇富声誉,拥有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的光环。但亲临此处,方觉人们将\"小商品\"这个词做到怎样的精专境地。
针线扣子,拉链,再到羊毛制品乃至最新式电脑,任何日用品在此一网打尽,大量供货商林立。据悉,这样的批发市集,义乌基地还有七八家之多,从业人员更是超过百万。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价格相较于牛先生网上购买的价位几乎减半或更低。眼前的琳琅满目,让牛旭一时不知作何选择。只得随着人流,漫步寻找合适带回原始世界的货品。
首要排除的是各类纺织品,毕竟他觉得有了军大衣和迷彩服,原始世界的原住民们应该已经满足。种类过多可能导致他们迷茫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