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让一部分人砍伐周边的林木,制成巨大的滚木与尖锐的木桩,布置在防线之外,作为第一道天然的屏障。
有一个例子尤为令人动容:一位名叫阿强的年轻劳工,他不顾个人安危,亲自潜入敌后的密林,历经艰险,终于找到了一种罕见的黏土,这种黏土遇水即硬,是制作防御墙体的绝佳材料。阿强带着满身伤痕与疲惫,将这份珍贵的“礼物”带回,整个防线因此而更加牢固。
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汇聚成了阻挡侵略者的铜墙铁壁。在牛老爷的带领下,这些劳工不仅是在修建防御工事,更是在编织着一个个关于勇气、智慧与牺牲的故事,这些故事将随着风,传遍每一个角落,激励着后来者继续前行。
在催促工程进度与监督质量的双重使命驱动下,牛老爷仿佛化身为一位现代版的“急行军将领”。他刚刚亲手将两个辅兵大队调教成操作高射炮等尖端武器的精兵,便如同被战火点燃的箭矢,急不可耐地亲赴前线。
每日晨光初破,牛老爷的身影便穿梭于防线建设的每一个角落,他不仅是指挥若定的将领,更是身先士卒的工匠。他头戴安全帽,脚踏工地靴,穿梭在忙碌的人群中,时而指指点点,优化施工布局;时而挽起袖子,直接加入搬砖砌墙的行列,一身泥泞,却浑然不觉,仿佛那满身的泥沙是他荣誉的徽章。
第一道防线的核心,是一座巍峨耸立的垒土城墙,高达十五米,宽逾五丈,如同一条巨龙横卧于大地之上。城墙两侧,巨木深深扎入土中,如同忠诚的卫士,既支撑起城墙的威严,又加固了防线的稳固。这些原木经过精心挑选,每一根都粗壮无比,仿佛能抵御世间所有风雨。
城墙之外,是一道深不见底的壕沟,沟底密布着经过特殊处理的木刺。这些木刺先是被削得锋利无比,再经过篝火的炙烤,变得坚硬如铁,闪烁着寒光。尽管牛老爷深知,这些木刺对于图腾战士那铜墙铁壁般的身躯来说,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瘙痒,但对于普通战士而言,也足以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更重要的是,那尖锐的锋芒,如同心理上的荆棘,足以让冲锋的敌人心中生出一丝犹豫。而这一丝犹豫,对于城墙上的长弓手来说,就是宝贵的射箭时机,足以决定战局的走向。
在城墙外三里之地,牛老爷更是别出心裁,布下了一片“死亡陷阱”——无数的大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这片土地上。这些看似简陋的陷阱,却在数次战斗中展现出了惊人的效果,它们如同一个个隐形的绊脚石,减缓了敌人的冲锋速度,为守军赢得了宝贵的反击时间。
不仅如此,牛老爷还巧妙地设计了半隐蔽的炮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