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意好得很,顾客也很多。
\n
于是,作为京口规模最大的长兴客栈,每天在其中住宿的,多则几百人,想找个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并不像想象中那样方便。
\n
说服了朋友们,刘裕心中自有一番计较。
\n
那位白衣郎君,确实出身不凡,想必是出自朝廷里的几大世家,不过,刘裕还不能确定,他相中自己的真实原因。
\n
在搞清楚他的真实想法之前,他不能贸然行事。
\n
与朋友们分别,刘裕赶去了雀儿湖附近,很快就收集了一船的芦苇。他架着小船,来到了大航(晋时将桥称为航)附近,果然看到桥上已经站满了差役,正在拦着行人收税。
\n
他当机立断,将芦苇扎成捆,背到桥上,虽然省了税钱,却也没赚到多少。
\n
这些收过桥税的差役,眼睛都贼得很,他们也知道,乡民们不愿意缴纳税款,往往会把运货的小船停到不起眼的地方,背着货物上桥。为了逮住这种钻空子的不老实的人,每个征收过桥税的差役,都拥有一双火眼金睛。
\n
你若是在他身前往返三次以上,保准能被他捉住。于是,刘裕今天的收入,仍然有限。
\n
第8章 慈母的期许
\n
刘裕家境贫寒,所谓的家,也不过是三间疏落的茅草屋,黝黑的大手扶上房门,还未及用力,房门就从里面开启了。
\n
“大哥,你可回来了!”
\n
“我们都等着你开饭呐!”
\n
大弟刘道怜已经十二岁了,却还是一脸稚气,见到刘裕,立刻把他拉进屋里。
\n
朴素的桌案上,摆着几盘菜,别看都是寻常人家的家常菜,却也有荤有素,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