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日后、凤鸣州
这日康大宝携蒋青再来拜见费南応时候,后者却是先掠过康大掌门不看,只将目光落在了蒋三爷身上,仔细端详。
倒是无怪他们这些掌家之人如此推崇与人联姻,盖因便算强如名义上富有四海的匡家宗室,也做不到代代是有人杰出世。
毕竟家中子弟乃是血脉所系,哪里能得筛选?
不过选婿却就不同了,若要经世之才,可以于甲子一闱的时候到太渊都榜下捉婿;若要芝兰玉树,亦可从周遭后起之秀内中遴选出来。
比起将希望尽托付在家中这些不成器的身上,无疑还是择一良婿入门、好生栽培更为划算。
今上便就殊为青睐此事,在其任上,起码有十一之数的宗室女子嫁入了寒素门中。莫看这比例还算不得高,可在先帝时候,这数字或还不到现今的五分之一。
只是这大卫天下正是沉疴痼疾时候,卫帝便是能顶着世家、大宗的压力强推此事,但若想以此扭转大局,确是难得功成。
至少在而今,这今上都已元寿无多的时候,大卫天下的十分之九,照旧是由世家、大宗把持。匡家宗室,也照旧需得与他们虚与委蛇、难得反复。
不过此法匡家人家大业大、依着此法难得兴复,却不代表着颍州费家也是如此。对于已经在康大掌门身上见得成效的歙山堂而言,便就更不用说了。
费南応好半天才将目光从蒋青身上收回,颔首应过二人拜礼过后,才又言道:“今番有几位道友要做道会,你二人随我一道便是。”
“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