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但公司经营数据出现了高达三千亿円的巨亏,同时阪和兴业的股价也从1989年高峰时的八千九百七十日元,跌至了四千四百六十日元。
市值缩水近乎一半,从一万六千亿日元的高峰,跌落到八千四百五十一亿日元。
这还不算,由于股东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公司内部变得人心惶惶,北茂社长还面临着强大的内部压力,有失去对公司管控能力的风险。
这主要就表现在公司专务寺田俊三针对当时公司以理财技巧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公开表达不满,对其发难。
寺田俊三是北二郎最喜欢的亲信,作为钢铁主业阵营的利益代表,他在公司内部针对理财导致亏损数据的董事会上对北茂进言,要求其改变经营策略。
不但要求北茂恢复对钢铁制造主业的关注,而且也要他对理财技巧的金额予以限制,这也是当时阪和兴业绝大多数贸易伙伴和公司雇员们的希望。
但此举却让北茂社长感到十分的难堪和愤怒,他认为寺田俊三是怀有私心,意图削弱自己的威信,便以需要时间考虑为由拒绝了当时表态。
然而北茂自己心里也清楚,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该做出的回应是不肯拖太久的。
尤其三月因为是日本会计年度结束的一个月,几千亿的巨亏会变成一个年度财务数据上的巨大的污点,而他在即将召开的股东大会上也必然会遭遇问责,难以交代。
再加上日本社会本身有自己的特点,盛产一种叫做“总会屋”,由暴力团主导的灰色产业,这或许还会让他面对更艰难的处境。
要知道,这个群体的人通常都会购入企业的小部分股票,然后利用法律漏洞,成为各家公司股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