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来苦着脸道:“地方上的父母官,大抵也是如此,若是过于严苛,必然会被地方士人所嫌恶,到时不免官声遭受巨大的影响。可若是……顺了他们的心意,必为人所称颂,人皆曰为青天,即便是离任之时,也不免许多人去相送,呈上万民伞。这其中的是非好歹,父母官们岂会分不清?”
“至于陛下……陛下……,陛下您太远了……更遑论地方官到任,身边除了贱吏,便是那些无知的百姓,这地方官若是得罪了士人,便连在地方上一个说话的人也没有,所能结交的,不过是士人和乡绅,或讨论时局,亦或下棋,讨教书画,如此一来……自然……自然是……”
在朱棣如剑锋般的目光下,刘来可算是将所有的东西,都抖落了出来。
其实他所说的,无非就是一句话,说到底不过是圈子而已,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圈子里,也只会看重这个圈子的人对自己的评价,无论是御史还是父母官到任,贱吏他们要提防,寻常的百姓,说难听一些,彼此之间,可能连语言都不能相通,可谓鸡同鸭讲,而能说出一口官话,且和你有同样兴趣,能讨教学问和琴棋书画这般雅趣的,除了士人,还能有谁?
你的一切所作所为,都必受他们的影响,而你的名誉和官声也与他们息息相关。
更不必说,一府一县之内,这些士人的亲眷在外为官者不在少数,又彼此之间联有婚姻,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的能量,也绝不在一个父母官和御史之下,真要惹得急了,不过是双输的结果。
刘来此时眼中既带着惊惧,有带着绝望,面上泪如雨下,口里道:“陛下饶命,臣……臣……蒙蔽陛下者,非臣一人,臣……臣入朝以来,已算是矜矜业业……臣……”
他说到此处,不禁放声大哭。
也不知是因为恐惧,还是害怕,亦或者……生出惭愧之心。
朱棣在这哭声之中,竟不由得也眼睛湿润了。
张安世不由一愣,他万没料到……朱棣今日的反应,如此的反常。
却见朱棣长叹道:“刘来是好官啊……”
这一声感慨……起初让张安世听着,似是讽刺,可细看朱棣的面色,却又好像……是真挚的感慨。
于是,张安世很快就恍然大悟了。
刘来这个人……确实算是好官,他高中二甲进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