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听到了这样的收益时,胡广终于心情一松!
这下好了,平安落地,一年数千万两纹银的纯利,就凭这个,他便知道,无论天下多少人会记恨他那儿子,陛下也一定会竭力保全。
大明只要江山还在,他的儿子,就断不会吃亏。
现如今,陛下这一句后继有人,直令胡广心花怒放,骤然之间,面上的阴霾早已是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却是喜笑颜开,却是努力地摆出一副谦虚的样子道:“陛下,臣惭愧的很,犬子……”
只是话并没有说下去,便被朱棣打断道:“朕看哪,儿子不该为犬子,倒是你这为父的,说一声犬父倒也恰如其分。”
胡广:“……”
他那一堆快要冲口而出的感慨,顿时被堵在了喉咙!
胡广张了张口,决心不做声了。
朱棣则是继续道:“都察院要整肃,此事,文渊阁来办。天下官吏,多有疏失,他们与当地的士绅,朋比为奸,朕三令五申,他们竟还敢私藏如此多的隐户,实在罪该万死!此事……也要追究到底,文渊阁、吏部、大理寺甚至厂卫……都要狠狠抓一批罪大恶极者,不可轻饶。”
朱棣此言一出。
默言了半天的杨荣,却道:“陛下,眼下这个时候,臣倒以为,还是不过追究太多为好,如若不然……臣恐……会祸起萧墙之内。不妨下旨申饬,至于其他的,容后再言。”
朱棣抬眸看了杨荣一眼。
他深知杨荣与士绅们并没有沆瀣一气,反而在朝中,早在数年之前,杨荣就已是朝中为数不多的支持新政的大学士了。
所以对犯罪的官吏以及士绅采取宽仁的态度,别人不敢说,生怕让朱棣怀疑此人与之同流合污,可杨荣说出来,绝不会引起朱棣的疑心。
朱棣倒没有迁怒杨荣的意思,却是道:“若不严惩,难消此恨,千万户的百姓,他们想要干什么?”
朱棣沉了沉眉道:“朕若姑息,他们只会更加的肆无忌惮,杨卿不必再言。”
杨荣听罢,只好闭嘴不言,眼中尽是忧色,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叹了口气。
出来的时间也足够久了,朱棣随即便心满意足地摆驾回宫。
诸大学士,也各回文渊阁。
此时,大学士们已要预备贯彻朱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