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意,窦武也不会来找他一个病秧子,多是在前朝与陈蕃、胡广等人商议出结论。
\n
只有他自己左右为难,选择困难,又要摇摆不定的时候,才会想到来找李膺。
\n
以往这个时候,窦武都会诉说起自己的难处,然后询问李膺的意见。不过今日,窦武并未回答,反而问起了李膺:“刚才那两个孩子怎么样?”
\n
窦武的问题非常微妙,并未问起刘宏,而是将曹瞒捆绑在一起,显然并不想让李膺猜透自己的心思。
\n
李膺并未考虑过多,唇角勾起一丝笑意:“他们都是乖巧的好孩子。”提到乖巧两个字,李膺笑意更盛。
\n
乖巧这两字,还是曹瞒的自夸呢!
\n
他接着道:“宏世子谦虚内向,性格沉静,文采斐然,在辞赋方面颇有天分。曹瞒性子外向,是我的弟子,他总有些奇思妙想。这一静一动的两个孩子,倒是能够互补,互相影响。近日给众位世子间的授课已经讲到了职务方面的内容,两个孩子都听不懂,天天来问我各种各样的问题,一片向学之心,悟性也都不错,我相信,他们未来会有所建树,成为大汉的栋梁之才。”
\n
窦武再问:“他们上课都听不懂吗?来为世子们上课的先生,可都是朝中重臣。”
\n
李膺轻笑:“两个十一岁的孩子,能懂多少东西?我十一岁的时候还在太学里头折飞鸟玩耍呢!他们用心向学已是不易,虽没有其他成年世子的见识与谈吐,胜在年纪还小,有可塑之处,只要有良师教导,用心培养,假以时日定能成才。”
\n
李膺说起两个孩子来,那是一片慈祥的喜爱之意。做先生的,当然偏爱勤奋学习的孩子,若是他们不仅爱学习,还一片赤诚心,体贴人,那就更让先生喜爱了。
\n
年纪小!
\n
可塑之处!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