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那就说明,杜昂有可能当天就在那些受邀的嘉宾里。或者是案发后,他已经知道是这个女人杀了崔健,并且听过这个女人说出崔健被杀时的真实过程。″
陈一波耸了耸肩膀,似有点调侃地笑着说道:“你这思维逻辑也太跳跃了吧,竟然从那女孩高中时被崔健强暴这件事,扯到了三十几年后崔健的被杀案。你是根据什么理由,得出这样一种推理结果的?″
“杜昂写这本书时,如果他的消息来源只是从新闻媒体和警方通报得到的,也只能知道这件案子是怎么发生的粗略情况。对吧?″
“对啊。崔晓颖不是说,杜昂说过这本书是虚构的吗?″
“我认为这本书只是虚构是不对的,杜昂在书中描述的情节却完全真实可信。他对当晚出现在庆典会场的人物和场景的了解,甚至是崔健在庆典会上的讲话内容,也异常清楚,似乎超出了虚构的范围。
再有,杜昂在这本书里,清晰地描写了崔健与这个女人多年后见面的情景,并隐晦地揭示了她就是三十几年前被崔健强暴过的那个女孩。这就不得不引起我的重视和推测了。″
“黄队,你认为这个在酒店里杀了崔健的女人,真的就是当年高中时和崔健在一起的女孩?″老郭仍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对,既然凌岩和崔晓颕都认为,这本小说是用纪实性手法写成的,只不过是人物换了个名字而已。那么,我们能不能将书中的人物和现实生活中的人重叠联系在一起考虑呢?
就连崔晓颕在同学聚会上,和崔健高中时同班的家长都能从书里看出写的人就是崔健,那肯定是有一定根据的。不然崔晓颖也不会凭一本小说,去向杜昂讨要说法,并要求他把小说下架,并公开道歉。″
“你就是根据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