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中央向赵王丹拱手言道:“我王,方才众臣之论,赵括以为,其实不然”
赵括此话一出,满朝堂中顿时安静了下来,数十道目光齐齐地超着大殿正中昂身而立的赵括望去,似乎想看出这天赋奇才的大将军,到底又有何惊人的论调。方才平阳君赵豹之言,重臣们都觉得并无错漏,他们都觉得赵括这年轻人此番是有些孟浪了。
“我王,列位臣工,试想若是贼人远远地手持利刃杀来,我等可会引颈就戮?”大将军赵括并未直入正题,而是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循循善诱地问道。
眼见重臣们齐齐摇头之后,大将军赵括又朗声道:“若是贼人藏利刃于袖中,就在此刻想我等逼来,我等以为不过是拳脚相加,轻视了这贼人,而被一击刺死,岂不悲哉?”
“什么,这,这”刹那间,满朝的文武重臣们一片哗然,一道道的狐疑的目光,在赵括那坚毅的面庞上扫来扫去。
在他们看来,虽说秦赵大决已经不可避免,但是那种危险应该在数年之后,而不是赵国合纵之势初成之今日。秦国就是那将利刃藏在袖中的贼人?他们觉得有些太过突然了。
只有位列重臣之首的平原君赵胜,听得是心头一寒,手下猛地收紧,一根油光水滑的长须硬生生被拽了下来。有些吃痛的平原君捏着一缕断须,丝丝地吸着冷气。两种放出两道闪烁的光芒,猛地扫向了大殿正中的少年大将军赵括。
就在这时,大将军赵括昂昂之声响起,偌大的大殿中顷刻间又安静了下来。
“我王可曾记得,赵括曾言道秦赵大决不可幸免。我赵国愿意等,但那狼子野心的秦昭王、应侯范雎、屠夫白起却是等不及了”
“秦国远交近攻之策,施行已有数年,可谓硕果累累。而眼下,我大赵出长策大谋欲图振兴,助韩国守上党令那暴秦近攻受阻;结盟韩、魏、齐令那远交之谋化作泡影。可以说我大赵之崛起,遏制了秦国之长策大谋,那秦国岂能善罢甘休,而坐视我赵国之振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