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孟浪了。
对这千夫长苗邦、陈不群、申阳等几位心腹爱将,大将军赵括向来是推心置腹,他不喜欢玩那一言堂,而是崇尚打开天窗说亮话,每每有重大决策,都要头脑风暴一番。为的就是减少错误发生的几率,同时将御林军的核心决策层牢牢地拧成一股绳。决策一出,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说此事,关乎御林军的军心斗志,大将军赵括当然不敢马虎。
此时,秦国大军来袭,上党防线危机,大将军赵括宁愿调动其余各处大营之赵国常备军,却不让就在邯郸城外扎营的御林军安之若素。这并不代表着大将军赵括心疼苦心经营的御林军,特意让其按兵不动,而是此时尚不是御林军出动之最佳时机。
审时度势方为真英雄。在这场让人热血沸腾、激动得为之窒息的秦赵大决之中,穿越两千余年历史迷雾的大将军赵括,难能可贵地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其列出御林军暂不可出的原因有四。
一者,秦赵大决之战才刚刚拉开序幕,御林军出战时机未到。且看此时,秦赵两国囤重兵于上党之地,那秦军已有大军十万,赵军算上赵括临时征发的援军则已满二十万,赵军倍于秦军,仍在苦苦的对持阶段。
那上党防线的形势还不明朗,暴秦屠夫白起的后续部队还远远没有到来,秦军的粮草还在加紧运输,那野王十余个粮草大仓,也刚刚填了一小半而已。这些秦军、这些粮草,大将军赵括还真的看不到眼里。
二者,眼下赵军之最高指挥权尚不再大将军赵括的手中。此时,若是十万御林军出动,当如何作战、如何铺排?眼下赵军的统帅是上将军廉颇,而不是赵括。这御林军到底是归廉颇统帅,还是大将军赵括不受束缚地亲自指挥。
这是核心的指挥权问题。若来日御林军真的出战,在这个问题上,大将军赵括绝不会让步。不是赵括不想为他们做嫁衣,而是赵括深信只有自己才能将这御林军之战斗力发挥到淋漓尽致。赵括不想因一时的冲动或退让,而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
三者,这御林军成立的本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