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实施原来的应急预案,其实应该回头想一想,自己在平常的工作中为群众做了什么,为什么在紧急情况下群众不理解、不相信甚至不支持,最终导致处理突发事件时捉襟见肘,组织动员能力薄弱。只有认真总结教训,扎扎实实改进工作,才有可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关键时候得到群众的鼎力支持。
\n
(四)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要不断建立完善科学的预防和处理机制。有了思想上的常备不懈,各种预案的周密安排,加上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我们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就会顺利很多。而这几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就是我们所说的机制。我们要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就需要形成一种科学的预防和处理机制,机制健全了,处理突发事件就不再是随心所欲,不再是毫无章法,不再是临阵磨枪。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机制,首先要责任到位,任务落实,谁管什么事,责权利统一,功过赏罚分明,坚决避免在关键时刻互相推诿、互相扯皮。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机制,还在于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工作程序,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如何去做,都要有明确的规范,这样才能做到有条不紊、紧张有序,不会乱中出错、挂一漏万、酿成大祸。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机制,也在于各个领导者、各套班子、各路人马进行密切配合,使整个指挥系统、工作系统能够灵活高效运转,这就需要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形成有权威、有能力的指挥系统和分工明确、善于合作的工作班子。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机制,就要使我们的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把千头万绪的突发事件应急预防工作分门别类梳理清楚,形成一系列规章制度和一套规范的程序,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这既是对领导担当和领导水平的一种考验,也是领导者提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n
解决部分领导干部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考试没合格”的问题,是我们党在新形势新阶段必须努力解决的一大课题。具体来说,必须在以下七个方面提出对策。
\n
对策一:思想认识要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冷静、理性、平和、快速处置好并应对好突发事件,对于保持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9页 / 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