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不争”并非真正的“不争”,而是以“不争”为“争”的手段;“无为而治”中的“无为”也并非真正的“无为”,而是以“无为”为“为”的手段。所谓“无为而治”,实质上就是把“有所不为”当作治政的方法和艺术。最高明的政治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道家学说的核心,道家同样把“无为而治”视为治政的最高境界。至于历代帝王将相,大概没有谁不希望能用最少的心血来建树最大的政绩。
\n
汉高祖刘邦在建国后遵从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表面上不算勤政,但实际上正是通过让人民休养生息,使农业、工商业等得到了迅速发展。明朝的冯梦龙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宋初的宰相赵普每当收到士大夫之间相互揭发告短的文书,不看一眼便付之一炬,表面上像是不负责任,但实际上正是通过这种方法遏制钩心斗角之歪风,维护了当时的“安定团结”。
\n
★为官用权须谨慎
\n
中国古代有一种哲理:国家之权乃是“神器”,是个神圣的东西,非“凡夫俗子”所能用。党员领导干部务必珍惜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古往今来,多少官员面对权力都不能正确把握自己,或者一开始就将其作为私器而滥用、乱用,或者经历从清醒到混沌的阶段,逐渐失去了对权力的正确控制,让其脱离了既定的轨道运行,最终腐化堕落,害人害己。究其根本,就是少了一个“权力是个神圣的东西”的正确态度,忘记了权力姓“公”不姓“私”。
\n
权力也是一种风险,离权力越近的人风险也就越大,一步可以登天,一步也可下地狱。有一句话说得好,人不可能把金钱带进坟墓,但金钱可以把人带进坟墓。领导干部与老百姓的区别,就在一个“权”字上。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能否正确为官用权是最经常、最现实的考验。如何看待权力,实质上是权力观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为了人民,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权力观。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到领导岗位上,赋予我们一定的权力,是一种信任、一种重托。越是职位高、权力大,越要牢记权力的本质。现实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一旦当了大官、挣了大钱、出了大名,就昏昏然、飘飘然,就忘乎所以、不知天高地厚,胆大妄为、为所欲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7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