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史上最美最狠拆迁女市长”事件的出现,我们不难理解许许多多无奈的被拆迁者,动辄停电停水,动辄到拆迁办去报到“上班”……这些想必都是“最美最狠拆迁女市长”之类的“杰作”。这里“最美最狠”实是“最丑最恶”,他们的“狠招”实是侵权违法,是滥用公权,这种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害群之马,必将遭到群众的反对,成为众矢之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领导干部的业绩,群众看得见,领导干部的腐败,群众也看得见。在目前已查处的腐败案件中,有六至七成的大案要案是通过群众举报发现和查处的。
\n
正确对待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早在建国初期,党中央就作出了《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明确指出:“我们的党已经领导着全国的政权,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很容易危害广大人民的利益,由于政权领导者的地位,领导者威信的提高,就容易产生骄傲情绪,在党内党外拒绝批评,压制批评。为此中央决定:在一切公开的场合,在人民群众中,特别在报纸刊物上展开对于我们工作中一切错误和缺点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什么我们党能够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从根本上说,因为我们党是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因此党总是坦诚面对人民群众,处事光明磊落,从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
\n
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首先要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国家的主人,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指出:“推动科学发展,一定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切实体现人民意愿,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作为领导干部,如何对待群众的批评和监督,能否做到闻过则喜、从善如流,实质是能不能真正实践党的宗旨,把人民当作国家主人的问题。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摆正位置,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把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当作一种警戒、一面镜子,经常想一想、照一照,不断提高自己、改进工作;必须学会倾听,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集思广益,特别要认真听取不同意见,不断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用决策的民主性保障科学性;必须放下架子,“零距离”倾听民声、“零障碍”了解民情,主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2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