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注“据蔡”至“侵也”解云:即上四年春“公会齐侯”云云“侵蔡,蔡溃”是也。
\n
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梁君隆刑峻法,一家犯罪,四家坐之,一国之中,无不被刑者,百姓一旦相率俱去,状若鱼烂。鱼烂从内发,故云尔。著其自亡者,明百姓得去之,君当绝者。)
\n
[疏]“鱼烂而亡也”注“梁君”至“绝者”史记、春秋说有此文也。
\n
二十年,春,新作南门。何以书?讥。何讥尔?门有古常也。(恶奢泰,不奉古制常法。恶,乌路反。)
\n
[疏]注“恶奢”至“常法”解云:言其直是奢泰,不依古法,非僭天子也。隐五年传云“始僭诸侯鹩诖撕酰壳按艘印G按耍则曷为始于此?僭诸公犹可言也,僭天子不可言也”定二年“雉门及两观灾”之下,何氏云“立雉门两观不书者,僭天子不可言,虽在春秋中犹不书”然则此新作南门书之,知不僭天子也。
\n
夏,郜子来朝。郜子者何?(未有存文,嫌不名,故执不知问。郜,古报反,姬姓之国,下同。)
\n
[疏]注“未有存”至“知问”解云:桓二年“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隐二年传云“始灭鹩诖撕酰壳按艘印焙问显啤扒按苏撸在春秋前,谓宋灭郜是也”然则宋人灭郜在春秋之前,是以桓二年“取郜大鼎于宋”自尔以来,不见存在之文。若然,则是失地之君,例合书名,而来朝不名,故执不知问。
\n
失地之君也,何以不名?(据邓、厦。)
\n
[疏]注“据邓、厦”解云:即桓七年“夏,喜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传云“皆何以名?失地之君”是也。
\n
兄弟辞也。(郜、鲁之同姓,故不忍言其绝贱,明当尊遇之,异于邓、弦病J檎撸喜内见归。)
\n
[疏]注“不忍”至“绝贱”解云:即不书其名是也,何者?若非兄弟,宜书其名,绝而贱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3页 / 共27页